同城即時物流“新戰場”:快遞、電商、外賣都來搞事情
在物流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,“道路貨物運輸有著4萬億的市場,同城物流市場存在千億級規模”。而這也造就了一批企業,活躍在這兩個戰線,“瘋狂廝殺”搶占市場。
2016年的“雙11”剛剛結束,但是今年似乎過得比較快,很直觀的感受是,今年收到快遞的速度明顯比去年、前年快了,當然這也可能是在今年快遞企業上市元年的一個突破。飛機、高鐵紛紛登場,機器人、無人機成亮點。今年的“雙11”,不僅刷新了往年的交易額,也刷新了消費者的三觀。天吶,我的快遞竟然坐了連我都沒有坐過的高鐵商務座。
不過,這些都不是重點,主要是最近百度外賣又亮了一下小編的眼睛。早在今年7月,百度外賣便率先上線了同城配送業務——“隨意購”。近期“隨意購”正式更名為“萬能跑腿”,是用戶下單、騎士接單,線上支付配送費、當面結算商品費用的一種服務形式。用戶可以在百度外賣“萬能跑腿”平臺上購買任意周邊商品,百度外賣騎士24小時為用戶提供服務,無論任何時間段,只要用戶身邊有自由騎士,都可以一鍵下單。配送費用為2公里內12元,超出2公里,會根據配送距離進行收費。據悉,“萬能跑腿”業務已經在北京、上海、天津、青島、濟南、溫州正式推出,后期會陸續向全國推廣,為全國用戶提供同城配送服務。
外賣平臺涉獵同城即時物流這并不是個例。今年“雙11”期間,眾包物流平臺,“新達達”、“點我達”紛紛加入同城快遞配送市場中,開啟眾包物流的新業務,也為今年的快遞企業減輕了不小的壓力; 餓了么在“雙11”期間開始與物流公司合作,希望借用自己的運力幫助配送更多的訂單。不僅如此,餓了么旗下的蜂鳥配送物流平臺不僅只服務自己,更會向全世界開放,成為一個最后三公里的配送平臺;“青旅物流”在今年8月份正式上線了同城“即時送”快遞,打造全新的快遞品牌“立馬到”,這也意味著又一家黑馬快遞公司闖入了同城配送市場;
今年8月份,順豐在同城配送方面再布局,聚焦3-5公里內的同城急配業務,輻射1小時本地生活圈,同時新產品“即刻送”及商家系統推出。簡單講,即刻送是順豐同城配業務布局中的一個主打產品;7月28日滴滴宣布收購優步中國,8月中旬就宣布接受中國郵政的投資,雙方表示今后將在同城配送領域緊密合作;全峰快遞推出“O2O閃送”品牌,專門針對同類型的1小時本地化生態圈和社區化O2O推出特色服務;宅急送啟動“即時配”業務,并在上海、陜西、寧夏等地殺入外賣配送市場,但“即時配”不只做外賣配送,也做商超、藥店、鮮花、蛋糕等的即時配送服務。林此總總,可以看出,現在同城物流似乎成了大家爭奪的一塊蛋糕,有業內人士表示:同城物流的市場很大,快遞企業在之前也都有涉及,現在各家企業繼續加碼,都是在補充原有業務,不斷完善新業務。根據Analysys易觀數據監測顯示,互聯網即時配送市場的訂單量已接近傳統物流市場的10%。
在物流圈一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,“道路貨物運輸有著4萬億的市場,同城物流市場存在千億級規模”。而這也造就了一批企業,活躍在這兩個戰線,“瘋狂廝殺”搶占市場。無論是干線還是同城,似乎都缺少了一些標準的流程,傳統產業與互聯網產業沒有很好的融合。在同城即時物流領域,還有著濃厚的BAT影子,都成為大企業的一個布局。
以快遞企業為代表的傳統企業:
這類平臺的傳統因素居多,本身在即時物流方面就不占優勢,但是在網點及人員分布方面,還有具有天然優勢的。快遞企業在城市中有固定的網點及人員分部,流動性小,渠道網絡基礎已鋪好。但是這也是前期投入大筆資金打下的根基,隨著同城市場愈來愈熱,也想進來分一杯羹。可是“蛋糕”真的那么好分嗎?從圓通“媽媽店”到順豐“嘿客”,快遞企業并未取得很好的成績,線下社區便利店可能并不被看好。經過一系列嘗試,又繼續推出同城即時物流,利用快遞員空閑時間將資源利用最大化。快遞企業雖然互聯網因素不占優勢,不過對于現在的傳統企業轉型來說,這未嘗不是一個很好的嘗試。順豐方面表示,目前同城業務都是在運行中,主要是找客戶然后系統對接,客戶下單附近的同城快遞員搶單。宅急送方面回應稱,目前“即時配”在部分城市開展較好,其他城市也在積極擴展業務。
對此,億歐采訪了同城跑腿平臺“老虎快跑”創始人葉堅峰,其表示:“各家業務延伸,說明大家都缺錢,原來的市場已經吃不飽了,但是這些人都沒有城際路由,只能搶同城生意或落地配。目前同城即時物流還算不上風口,都是覺得這里肉多,其實全是骨頭。從現在的情況來看,對之前存在的同城跑腿平臺還是有一定的沖擊”。
以電商、外賣平臺為代表的互聯網企業:
這類平臺大部分是自建或自建+眾包配送相結合的模式,對于自建來說,前期投入很大,需要大量資金的支撐,對員工進行培訓,包括工資、設備等;而對于眾包團隊來講,同樣存在不足的方面,兼職人員眾多,難以統一管理,運力、服務質量不能得到有效保證。而且對于眾包平臺來講,只有效率達到最大化,通過規模效應才能拉動凈利潤產生及增長。不過這些不足,都是可以通過后期的手段進行彌補的,天生便具有優勢的互聯網即時物流平臺,只要把握好“勢”,未嘗不可一躍而起。沒準下一次,你的外賣可能和快遞由同一個外賣小哥或快遞小哥一起送過來。對于新達達今年推出同城送業務,蒯佳祺表示:“我們仍然在摸索和學習,但發展很快,目前已達一天幾萬單的規模。同城送我們很重視,后續有新的消息,會及時和大家匯報。”
即時物流在補充快遞業務,而傳統快遞企業又在涉獵即時物流領域,雙方相互探索。企業發展的過程中,在自身的業務基礎上開拓“新領域”,不知道未來是不是會出現融合的局面,將分散統一劃齊。有時候百家爭鳴不如幾家獨大,將標準統一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