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2B合同物流引發探討,行業需要創新與改變
2016年12月16日,由點覺CTM主辦的“2016中國B2B合同物流暨協同運輸峰會”在上海舉辦,來自全國物流行業的專家、學者、企業參與此次峰會,億歐受邀參加。
全球經濟進入新常態,賣方市場變身買方市場。制造、商貿流通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由原來的渠道之爭上升為供應鏈之爭,客戶對運輸的時效及服務要求越來越高。供應鏈去庫存,“現貨”與“期貨”銷售訂單、組織生產過程,強化高效物流協作及精益化管理,如何貫穿實現供應鏈“信息流”與“物流”服務商之間的在線無縫協同、高效互聯,成為關注的焦點。
第三方物流,在未來的競爭中,如何保持高效競爭力,除了服務好客戶訂單的同時,物流企業內部如何更好的管理訂單、管好錢。物流老板未來如何通過“借勢、借力、借錢”突破發展瓶頸。上海市物流協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韓志雄表示,今年全社會物流總額穩中趨升,物流費用低速增長,物流運輸效率明顯改善,規模呈現繼續擴大態勢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物流業發展的新方向、新要求、新任務給出明確指向。大數據、云計算、互聯網等新技術加速推進物流業改革。物流業需要全面創新,提高供給的全面效益,打通物流整條供應鏈。合同物流是以協議的方式保證雙方效益,協同運輸是以合作的方式提高效率。
哈弗商學院教授克里斯坦森曾說過,創新主要有維持性創新和破壞性創新兩種,而對于我國物流行業目前的創新來講,就是破壞性的創新,打破傳統,賦予智能,提高效率。協同運輸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提升物流運輸效率,上海交通大學安泰學院副教授趙一飛認為,這其中主要包含技術標準、流程規范、價值共享幾個方面。
在峰會上來伊份物流總監黃雷透露,城市物流配送存在諸多痛點,如何解決好這個問題,成為連接上游、運輸、下游的首要目標。智能城市配送系統可以實現可視化、即時、高效完成整條配送鏈條。而這就對智慧管理要求比較高,不僅協同方面,還有考慮社會環境、智能、政策等要素。 對于智能協同系統方面,點覺CTM創始人張磊認為,“科技可以為物流行業賦能新趨勢,原來是人找貨,現在是貨找人”,目前中國B2B合同物流面臨嚴峻現實問題,太過于傳統,大部分還是通過Excel、電話、微信進行溝通,方式繁瑣容易出錯。
目前國內B2B合同物流運費賬期越來越長,民間借貸成本越來越高,物流生意從“易時代”進入“難時代”,同質化競爭嚴重,成本越來越高,人才吸附能力弱,這就凸顯出智能物流系統的重要性。“渠道不再是企業競爭的壁壘,強大的供應鏈關系才是最后應該掌握的王牌”,張磊在峰會上提到。通過信息共享,實現高效互聯,形成預定計劃,訂單自動流轉,全流程可視,異常預報,ePOD即時性,實時KPI等功能。
在智能物流來臨之時,大勢已不可逆轉,現在唯有將自己的業務不斷優化,與智能、智慧相結合,不斷提高企業的競爭力,實現物流高效運輸、配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