互聯網+物流”開啟有“溫度”的同城配送
“國內同城配送市場已達9000億級,1300萬名貨運司機靠此謀生,是出租車司機的3倍。希望網約貨車平臺能夠改變‘貨找車、車找貨’的傳統運輸格局,配合實體物流港的建設,形成整合商流、資金流、信息流、物流的完整兼容生態系統平臺,以標準化、精準化、人性化的服務模式,讓同城配送更有‘溫度’?!?/span>
【痛點】供需脫節 熱度不夠
11月8日午后,青山區太陽湖廣場旁的一片空地上,幾十輛貨運卡車一字排開,司機們有的三五成群蹲在車旁打撲克,有的在閑聊或翻看手機,有的坐在車里打著瞌睡。這里是一個自發形成的貨運市場,司機們每天把各種貨物從城市的這端運到那端,以此賺錢謀生。在路上,或者等待,是他們的生活常態。等待時,總得做點什么打發無聊的時間。“誰也不知道下趟活兒在哪里。”司機劉師傅說。
離貨運市場不遠處的光輝假日酒店里,正在舉行易貨嘀包頭站的啟動儀式。劉師傅們還沒意識到,這個叫“易貨嘀”的網約貨車平臺,可能在今后徹底改變他們習以為常的工作方式。“城市配送的最后一公里,是客戶最能夠感知到的、最需要‘溫度’的一公里,但目前整個城配市場的熱度還不夠。”包頭站啟動儀式上,易貨嘀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寒冰說,供需高度碎片化已導致城市貨運業突顯規則不透明、信息不對稱、效率低下的共性痛點。
張寒冰說,包頭全城有上萬輛小貨車在運轉,是出租車數量的幾倍,但在傳統貨運模式下,貨車空駛率高達40%,這種浪費在其他城市同樣存在?!八緳C不知道哪里有貨,貨主不知道從哪里能找到合適的貨車,貨找車、車找貨,成了同城運輸的常態后,帶來的后果是,物流成本約占據商品成本的三至四成,既無法令貨主滿意,也沒能提高貨車司機的收入。”貨運需求的波動性同樣令人頭疼?!半p十一”前后貨運需求量大,到月底時需求量急劇萎縮。貨主們配貨極不均衡,司機們要么超負荷運轉,要么小單空跑,往往疲于奔命。還有,有的貨主需要倉儲、冷鏈等個性化物流服務,從未經細分的貨運市場上無法得到很好的滿足。運輸途中,貨主們擔心貨物安全,而劉師傅們則更擔心能否及時拿到運費。有的貨主延時付款,或找各種理由克扣運費,“為了能貨到付款,我寧愿少要些運費?!眲煾禑o奈地說。
【治痛】 “互聯網+”下的智慧物流
易貨嘀平臺功能好比貨運版的滴滴打車軟件,貨主和貨車司機可以在手機上使用各自的應用終端。通過平臺的智能派單、拼單和大數據城配體系,精準調度司機對接貨源,智能匹配最合適的承運車輛和優化路線。
其中,平臺確保司機上崗前均需通過專業培訓,并按車型、行駛里程等生成透明化的標準定價,并采取線上交易、貨到付款,以及平臺擔保的“放空賠付”模式,讓整個配送過程更為可控。張寒冰介紹說,當客戶下單后,后臺系統首先會分析當前用戶的運輸需求、貨物屬性,再結合其歷史交易數據分析,對客戶進行精細畫像,最終為其指派最合適的司機和車輛。司機接單后,便是上門提貨、在途運輸環節。此時系統對車輛進行智能排線,規劃最合適路線,并實時監控運輸過程。而同城配送行業的特點是“長鏈條、多維度”,簡單說就是單票多送,一票貨涉及多個提貨點和配送點。因此,智能排線是一大難點。“智能排線及運輸過程可視化的實現,是基于一系列像LBS定位、位置糾錯、動態拼單、膠囊算法、在途跟蹤等復雜的技術應用?!闭劶凹夹g攻克,張寒冰解釋,“運輸過程中,系統不僅會對每一輛車進行實時監控,保障運輸過程的安全,還將通過對歷史運輸路線的積累,不斷優化運輸路線。”運輸過程結束后,所有數據、歷史軌跡、服務質量都會被系統記錄,最后通過數據驅動運營管理流程優化。“城市配送絕對不是簡單的把貨物從A點搬到B點,而是為客戶提供全方位、差異化、會思考的服務,這樣才能提升這個市場的熱度。經測算,通過平臺能使物流成本直降15%,還能提升貨運司機收入。”張寒冰說。
【競爭】 “易港聯動”整合線上線下
運輸資源首創者
在11月8日舉行的易貨嘀包頭站啟動儀式上,易貨嘀和包頭傳化交投公路港攜手,除了推介網約貨車平臺、招聘加盟貨運司機和車輛外,還向包頭本土的8家企業級客戶授信。將來,這些客戶可以享受到傳化集團定制的金融服務。
“易貨嘀”平臺背靠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的傳化集團,是傳化物流“智能網絡物流運營系統”的入門級產品,但其發展速度驚人。當業界仍在為網約貨車平臺何去何從爭論不休時,今年6月,它獲批成為行業內首家擁有合法身份的城市網約貨車平臺,不久后即成為G20杭州峰會的唯一指定城市配送服務商,峰會期間累積運輸貨品2273方,行程超過24400公里。在包頭站啟動之前,易貨嘀已完成在國內16個交通樞紐級城市的布局。“雙十一”前夕,易貨嘀承攬蘇州、無錫等地德邦速遞超負荷的部分配送業務。
落地包頭后,“易貨嘀”網約貨車平臺將與包頭傳化交投公路港形成“易港聯動”,通過整合線上線下的商流、資金流、信息流、物流,將自己打造成專業的“城市物流無車承運人”。而在不久前,交通部把“推進道路貨運無車承運人發展,有效提升運輸組織效率”列為物流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內容。